开云app:
本报讯 (记者 王洋) 近来,兴县文明和旅游局联合蔚汾镇复兴社区举行“非遗进社区·指尖传匠心”主题体会活动,以剪纸、面塑、钩织三大非遗技艺为载体,带领居民沉溺式感触民间传统文明的年代魅力,活动现场人气高涨,传统技艺在互动体会中勃发新活力。
剪纸映初心,千年纹样里的文明传承。在“剪纸映初心”环节,非遗传承人以剪纸艺术的前史头绪为引,从汉唐时期的雏形来源讲到明清风俗中的鼎盛开展,让居民透过镂空纹样的光影变幻,读懂这门指尖艺术的文明厚度。实践教育中,教师选用“理论解说+1对1辅导”方式,跟着剪刀“咔嚓”声此伏彼起,牡丹团花的繁复纹样、属相虎娃的灵动神态在居民手中逐步成型。捧着亲手完结的著作,我们纷繁摄影纪念,传统剪纸艺术在社区活动室里开放出鲜活的年代光荣。
面塑捏祥瑞,面团里的风俗温情。“捏锦鲤·祈吉利”面塑活动以吉利文明为内核,非遗教师提早备齐红、黑、白三色面团,现场演示“搓条塑形”“压纹点睛”等传统技法。在叙述锦鲤“年年有余”的风俗涵义后,教师指尖翻飞,手掌巨细的面团转眼化作鱼身流通、鳞片层叠、尾鳍灵动的锦鲤造型。居民们兴味盎然仿效操作,现场笑语不断,面团的质朴香气与祈福的暖意交错,勾勒出邻里共融的风俗日子图景。
钩织暖韶光,毛线里的日子诗意。“小物传情”钩织活动中,教师先展现杯垫、钥匙扣等精巧制品,再从“锁针”“短针”等根底针法下手教育,为居民分发彩色毛线与钩针。初学者从织造方块练起,熟手则应战把戏钩织,现场天然构成“老带新”的合作气氛。活动完毕后,社区将部分著作用于装修公共文明角,让钩织技艺的温暖与巧思在日常日子中长久留存。
此次非遗进社区活动,经过剪纸纹样的美学韵律、面塑造型的风俗内在、钩织技艺的日子温度,让居民多维度感知非遗魅力。活动不仅以可视化方式出现陈旧技艺,更经过互动体会完成“可接触”的文明传承,推进传统技艺在现代社区日子中勃发新的生命力。
晋ICP备09007963号-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 晋公网安备103
联络电话 监督电话 地址: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八一街29号 邮编:033000 联络邮箱: